海阳李氏网 胶东族谱博物馆(筹)

 找回密码
 请到首页点击公告中的链接再用汉字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冰峰

海阳市村庄简介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3: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名
所在政区
得名时间
得名原因
北廒子
海阳市行村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徐氏兄弟九人,从云南老山北迁,九公肇徙此地,因位处形若鳌钱脊之土埠,故名鳌脊村。明末,在村南建南鳌脊,该村改称北鳌脊,后演变成北廒子。
北麻姑岛
海阳市行村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建村于麻姑岛北部,故名。
泊子
海阳市行村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建村于地势平坦处,故名泊子
程家庄
海阳市行村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程姓建村,命名程家庄。
丁格庄
海阳市行村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丁姓建村,故名。
东村庄
海阳市行村镇
清顺治年间
清顺治年间(一六四四年至一六六一年),建村于沙河东土台上,命名东台庄,后演变成东村庄。
东山
海阳市行村镇
明永乐四年
明永乐四年(一四零六年),先居者从河南省迁此,建村于玉清河旁,命名王清庄,后村建家庙,痒生程光辉对联曰:祠临溪家志远,门对东山世泽长,更名东山。
东寨头
海阳市行村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四零三年至一四二四年),建村于白沙河东岸,古代曾有军旅扎寨于此,故名东寨头。
杜格庄
海阳市行村镇
明成化年间
明成化年间(一四六五年至一四八七年),杜姓建村,故名。
何家
海阳市行村镇
明万历十六年
明万历十六(一五八八年),先居者从河南省河间县迁此建村,以故县命名河间,后演变成何家。
夼里
海阳市行村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三七年至一六二零年),建村于四面环山的低洼处,故名夼里。
龙门口
海阳市行村镇
明末建村、
明末建村,以当地恰似龙门的地形,命名龙门口
鲁岛
海阳市行村镇
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年间(一四零三年至一四二四年),于姓从本县桃林迁出建村小岛,因处桃林之南,故名小南岛,清光绪十六年(一八九零年),取以鱼度日之意,改称鲁岛。
马家庄
海阳市行村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马姓建村,故名马家庄。
庙河前
海阳市行村镇
明朝崇祯年间
明朝崇祯年间,此地有一玉皇庙,一条小河中,村处庙河这后。当地有“宁隹庙前,不隹庙后”之说,故村虽居庙河后,名确称庙河前。
南廒子
海阳市行村镇
明末
明末,建村于鳌脊村南,命名鳌脊,后演变成南廒子。
南麻姑岛
海阳市行村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建村于麻姑岛南部,故名。
鹏化庄
海阳市行村镇
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年间(一四零三年至一四二四年),李贵从江苏省无锡县迁此建村,当时有一鹏乌落此,故名鹏化庄。
齐格庄
海阳市行村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一三六八年至一三九八年),从小云南迁七户人家在此建村,命名七家村,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改称刘格庄。
瑞宇
海阳市行村镇
清朝康熙年间
清朝康熙年间,村处宽广之地,易于扩建,故名瑞宇。
三里庄
海阳市行村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本县沟里村杨姓地主建佃户庄于此,命名杨家庄,因重名,一九八一年以距行村三里,更名三里庄。
上夼
海阳市行村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建村于山夼高处,命名上夼,后因粜粮用飘量,人称“飘儿”解放后,复名上夼。
石人夼
海阳市行村镇
明宣德年间
明宣德年间(一四二六年至一四三五年),建村于山夼,此处有世石似人,故名石人夼。
庶村
海阳市行村镇
明永乐二年
明永乐二年(一四零四年),建村于西汉之昌阳城遗北。先居者在古寺中发现一石额上刻“戊村”,遂以此名村,后演变成庶村。
寺头
海阳市行村镇
元皇庆二年
元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年),王常稔从河南省孟津县迁此建村,因村之西有一寺院,故名寺头。
孙家夼
海阳市行村镇
元末
元末,孙姓从云南迁此,建村于山夼,故名。
桃林
海阳市行村镇
元朝元统二年
元朝元统二年(一三三四年),于克学从四川省甘洛县迁此,建村于桃梨附近,故名桃梨村,后演变成桃林。
田村
海阳市行村镇
明洪武二年
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吕从政自云南迁此建村,制盐为业,从政引变《诗经》名:“谁谓蔡苦,其甘如荠,”出“谁谓卤苦,其甘如饴”。希冀 以制盐之利,换取甜美之生计,中甜村的,后演变为田村。
汪格庄
海阳市行村镇
南宋乾道二年
南宋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年),汪以智从安徽省野城县迁此建村,命名汪格庄。
文山后
海阳市行村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建村于文子山之北,故名。
卧龙
海阳市行村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建村垛古山附近,山岭蜿蜒如龙,故名卧龙。
西村庄
海阳市行村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乳山县青山村宫姓地主建佃户庄于白沙河西岸,繁衍成村,故名西村庄。
西李家庄
海阳市行村镇
明末
明末,李姓建村,故名李家庄。因重名,且处重名村之西,一九八一年更名西李家庄。
西小滩
海阳市行村镇
明末建村
明末建村,居者以烧盐为业,故名烧滩,后演变成小难,因重名,且处重名村之西,一九八一年更名西小滩。
西寨头
海阳市行村镇
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年间(一四零三年至一四二四年),建村于白沙河西岸,古代有军旅扎营口于此,故名西寨头。
祥东
海阳市行村镇
明嘉靖十年
明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年),先居者从湖南省衡东县迁此建村,取故省简称“湘”和旧县末字“东”,命名湘东。后演变成祥东。
项家
海阳市行村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项姓建村,故名。
行村
海阳市行村镇
明洪武四年
古名衡村镇,后遭兵火烧火,居民仅余舒,罗两姓。明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年),车桂自江苏省常州市、王长期争斗从山东省德州市迁入,四姓重建村落仍用原名。后因白沙河成灾,村址南移,“移”含“行”义,改称行村。
杏家庄
海阳市行村镇
清朝道光年间建村
清朝道光年间建村,原系姓邢的庄子,本县西寨头兄弟四人买下此庄定居,命名邢家庄,后演变成杏家庄。
英武店
海阳市行村镇
明末
明末,吕姓从云南迁此建村,此处一府,店内养有鹦鹉,从此名村鹦鹉店,后演变成英武店。
迎春
海阳市行村镇
明万历九年
明万历九年(一五八一年),先居者从江苏省无锡县迁此建村,取名太平庄,崇祯年间,因村西一土台自生两株梓树,更名台梓,后演变成台子。因重名,取成物迎春生机盎然之义,一九八一年改称迎春。
榆林
海阳市行村镇
元朝元统年间
元朝元统年间(一三三三年至一三三五年),建村于榆林附近,故名榆林。
赵疃
海阳市行村镇
明元统元年
明元统元年(一四三六年),红巾军将领赵均用之五世孙赵冕从本县孙家夼迁出,建村赵疃。
中麻姑岛
海阳市行村镇
清顺治年间
清顺治年间(一六四四年至一六六一年),建村于麻姑岛中部,故名。
周家庄
海阳市行村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周姓建村,故名周家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3: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名
所在政区
得名时间
得名原因
安夼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末
明末,邢国忠弟兄二人从本县邢家迁此,建村山夼,取“安居山夼”之吉,命名安夼。
北斗山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顺治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坐落在布局好似北斗星的七个小山顶之南,故名北斗山。
北三宫
海阳市小纪镇
建于清初
建于清初,依据村西的三官庙,得名三官疃,一九六零年修建南台水库,三官疃般迁,分为三村,该村在水库北,称北三官。
北索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万历年间
明朝万历年间,张姓建村山夼处,经烧窑为生,得名张家窑夼,后,张姓绝世,赵姓迁来,因“窑”、同间,村民传说张姓绝世系妖魔作怪,故赵姓取意,索绑妖魔,命名索格庄,靖康熙年间,村南建东、西索格庄,该村改名北索格庄。
陈家疃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顺治年间
相传,清朝顺治年间,陈姓在此建村,故名陈家疃。
大泊子
海阳市小纪镇
明万历四十二年
明万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年),丁姓弟兄由莱阳县南史庄迁此建村,因村处一大山坡,得名大坡子,后演变成大泊子。
大刁家
海阳市小纪镇
相传,明朝崇祯年间
相传,明朝崇祯年间,刁姓在此建村,取名大刁家。
大夫疃
海阳市小纪镇
明弘治二年
明弘治二年,(一四八九年),孙姓到此建村,因村中有人在朝为官,任大夫,故名大夫疃。
大金
海阳市小纪镇
明嘉靖年间
明嘉靖年间(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孙姓建村,先者见斧头山和马儿山之石青中金光闪耀,故名大金。
大孟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末
明末,孟姓在此建村,取发达兴旺之义,命名孟格庄。
大杨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清雍正十三年
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纪姓从本县纪家店迁来,建村于“杨郡寺”附近,取大字之义,命名大杨格庄。
钓泮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末建村
据传,明末建村,坐落在白沙河畔,村后有钓鱼台,因村处钓鱼泮水之地,故名钓泮。
东董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董姨从安徽省迁此建村,命名董格庄,到乾隆年间,村西建一村称西董格庄,该村改称东董格庄。
东梨园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康熙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村子坐落在一利园东边,故名东梨园。
东三宫
海阳市小纪镇
一九六零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初期,依据村西的“三官庙”得名三官疃,一九六零年修建南台水库,三官疃搬迁,分成三个村,该村位于水库东,称东三官。
东索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清康熙年间
据传清康熙年间,徐姓以本县行村公社北鳌子迁来建村,村处北索格庄东南,故名东索格庄。
东土堆头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洪武年间
明朝洪武年间(一三六八年至一三九八年),建村于土堆东侧,故名东土堆头。
东苇园头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康熙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坐落在一苇塘东头,故名东苇园头。
东野口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顺治年间
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先居者拳术高强,常常试武,被人们视为“野”,村处山口,得名中野口,不久,村西建一村称西野口,该村改称东野口。
凤凰
海阳市小纪镇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纪姓在此建村,坐落在一条小河下游,取名下纪家,该村与大刁家相临,有“雕(刁)吃鸡(纪)”之说,一九四二年以当地的凤凰山更名凤凰。
古家夼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末
相传,该村建于明末,村坐落在尼姑庙右边的低洼处,取名姑家夼,后演变为古家夼。
荷叶山后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道光年间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建村。坐落在荷叶山之北,故名荷叶山后。
后河山
海阳市小纪镇
清乾隆年间
清乾隆年间,刘文通,刘文运从本县后寨头迁此建村,村北有山,山旁河流蜿蜒,故名后河山。
后沙埠前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万历年间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沙埠顶册前同时建两个村,该村在北,取名后沙埠前。
槐树底
海阳市小纪镇
建于明末
建于明末,因此地有一古槐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军区授予,“五虎村”之一。
黄崖
海阳市小纪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辛姓弟史二人从平度县大西头迁来,一人建大辛家,一人在此建村,因处黄崖山下,得名黄崖底,后简称黄崖。
纪家店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万历年间
明朝万历年间,纪姓在此建村并开店 ,得名纪家店,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军区授予的“五虎村”之一。
夹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洪武二年
据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二年,村从光荣称号在一条“人”字形光的两翼,呈“夹”字形,故名夹格庄。
驹凤头
海阳市小纪镇
明洪武二年
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建村于驹凤顶东麓,故名驹凤头。
老古山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崇祯年间
建于明朝崇祯年间,依当地的山名命名老古山。
李家疃
海阳市小纪镇
元朝末年
据传,元朝末年,李姓在此建村,故名李家疃。
鲁家沟
海阳市小纪镇
明正德年间
明正德年间(一五零六年至一五二一年),鲁姓从栖霞县朱留村迁此,建村于山沟,故名鲁家沟。
鲁疃
海阳市小纪镇
明天启二年
明天启二年(一六二二年),先居者从河南省鲁山县迁此建村,取名县之鲁以志乡土,命名鲁疃。
苗家沟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苗姓在此建村,坐落在山沟里,故名苗家沟。
南埠
海阳市小纪镇
清初
清初,孙姓从本县瓦塘埠迁来建村,位于瓦塘埠之南,得名南埠。
南洪沟
海阳市小纪镇
建于明末
相传,该村建于明末,村坐落在一条东西沟之北,取名横肉沟,后演变为洪沟。一九八一年更名南洪沟。
南孟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末
明末,孟姓建村于大孟格庄村南,故名小孟格庄,后忌“小”字,改称南孟格庄。
南台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顺治年间
清朝顺治年间,依据村南的土台,得名南台。
牛根树
海阳市小纪镇
明洪武二年
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纪慷、纪凯从云南迁此,建村于牛根树附近,故名。
前泊子
海阳市小纪镇
清初
清初,纪德文从本县纪家店迁来,建村于大泊子村南,命名小泊子,后改名前泊子。
前沙埠前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万历年间
明朝万历年间,沙埠顶山前同时建两村,该村在南,得名前沙埠前。
泉水头
海阳市小纪镇
明洪武二年
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初鹏飞从四川省县迁此此建村于玉龙泉之首,故名泉水头。
桑梓口
海阳市小纪镇
明万历四十三年
明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丁、赵两姓建村于长有桑树的山口处,故名桑林口,后演变梓口。
山水夼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康熙年间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建村,村坐落处背山面河,故名水夼。
山汪家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道光年间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汪姓在此建村,坐落在托母山旁,取名山汪家。
上虎龙头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万历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坐落在下虎头村东的较高处,取名上虎龙头。
上吕家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崇祯年间
据传,明朝崇祯年间,吕姓在一条河的上游建村,取名上吕家。
石马疃头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顺治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顺治年间,此地河边有两石形似蛤蟆,村坐落在小河边,故名石蜞滩头。后又依据村东有一天然石马,改称石马疃头。
书院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末
明末,辛姓建村于一寺院附近,院中生长高大的楮树,名楮院。后寺院改为学校,清末改称书院。
司马官庄
海阳市小纪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宋宽从云南迁此建村。村里有一个娶崖后孙姓官宦人家之女为妻,故名孙母官庄,后,一姓司马的将官葬此,遂改称司马官庄。
笤帚夼
海阳市小纪镇
明初
建于明初,村处笤帚草丛生之洼地,得名笤帚夼。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军区授予的“五虎村”之一。
亭儿崖
海阳市小纪镇
抗日战争时期,
汉高祖刘邦埋葬纪信时,曾在山崖处停过灵,村处崖下,得名停灵崖,后演变成亭儿崖,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军区授予的“五虎村”之一。
瓦塘埠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洪武年间建村
明朝洪武年间建村,以当时此地的瓦窑和苇塘,得名瓦塘埠。
望宿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嘉靖年间
该村建于明朝嘉靖,姓姜的娶泉水头初氏之女为妻,在此建村,当初人烟稀少,野善甚多,其岳母每天早晨站在高处向东眺望,看其婿家烟囱是否昌烟,以证实其婿是否被野兽吃掉,这样天长日久,这样天长日久,如此眺望,取名望婿,后演变为望宿。
五虎岭
海阳市小纪镇
一九六四年
西汉高祖刘邦埋葬纪信时,在建村处一山岭摆过驾,明洪武年间建村,得名摆驾岭,抗日战争时期,该村被胶东军区授予“五虎村”,之一,为纪念这一光荣称号,一九六四年更为五虎岭。
西董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乾隆年间
清朝乾隆年间,建村于东董格庄西,故名西董格庄。
西金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万历年间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建村,村处大金村西,故名西金。
西口村
海阳市小纪镇
清顺治年间建村
清顺治年间建村,依据村西的山口,命名西口。
西三官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初期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初期,依据村西的“三官庙”得名三官疃,一九六零年修建南台水库,三官疃搬迁,分成三个村,该村位于水库西,称西三官。
西索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村处北索格西南,得名西索格庄。
西苇园头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雍正年间建村
清朝雍正年间建村,村处东苇园头之西,得名西苇园头。
西野口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康熙年间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建村,村处东野口西,故名西野口。
西宅子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乾隆年间
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村址平坦,是很姓的宅基地,故名宅子头,因重名,且重名村之西,一九八一年更名西宅子头。
下虎龙头
海阳市小纪镇
元朝元统末年
相传,该村建于元朝元统年间,此地土岭上的石头有的象龙头,有的似虎头,村处山岭下,故名下虎龙头。
下碾头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顺治年间
清朝顺治年间,于姓兄弟二人从本县桃林迁来建村,自制村中头一盘石碾,中碾头,后兄弟分居,该村村建于小河下游,故名下碾头。
夏泽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末
明末,建村于沼泽地西部,故名下泽,后嫌下字不雅,改称夏泽。
小刁家
海阳市小纪镇
相传,清康熙年间
相传,清康熙年间,姓姓在此建村,因小于大刁家,取名小刁家。
小纪村
海阳市小纪镇
明洪武四年
明洪武四年,(一三一七),肖敏之,经悦信从山西省蒲县迁此建村,联二氏之姓,命名尚纪村。后演变成小纪。
小杨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末、
明末,孙姓建村,因邻村人到附近山放羊经此路过,命名羊过庄,后演变成小杨格庄。
辛家夼
海阳市小纪镇
明洪武二十年
明洪武二十年,辛士俊建村于山夼,取“宅建科贡地”之吉,故名宅科,因重名,一九八一年改称辛家夼。
新庄头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康熙年间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先居者以公社西寨头迁来建村,建村处有几个土堆似“心”字状,取名心状头,解放后改为新庄头。
秀家疃
海阳市小纪镇
清朝康熙年间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徐氏兄弟五人在此建村,有四人是秀才,取名秀才疃。后因打死邻村人,被千于官府,兄弟五人避捕逃走,改名秀家疃。
崖后
海阳市小纪镇
明洪武二年
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孙栋从安徽省迁此建村,原名东庙,几年后,村向西扩建,村处山崖之北,故名崖后。
于家庵
海阳市小纪镇
清嘉庆年间
清嘉庆年间,杜格庄一户于姓人家,居此看庵,繁衍成村,故名于家庵。
于园头
海阳市小纪镇
建于清初
据传,该村建于清初,村处于园坡(地皮名)东头,取名于园头。
余格庄
海阳市小纪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余桂从山西省蒲县迁此建村,故名余格庄。
榆疃庄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万历年间
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因对较多而得名。
中虎龙头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崇祯年间
相传,明朝崇祯年间建村,村处上虎龙头、下虎头两村之间,故名中虎龙头。
中山夼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末
据传,该村建于明末,村子坐落在两山之间,取名中山夼。
子推后
海阳市小纪镇
明朝正统年间
据传,该村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村坐落在“介字推”庙之北,故名子推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3: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名
所在政区
得名时间
得名原因
北马家
海阳市辛安镇
清雍正年间
清雍正年间,马姓从本县榆林涧迁此,建村于南马家之北,故名北马家。
北茂梓
海阳市辛安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建于北茂梓集东,故名东茂梓,后建南茂梓,该村改称北茂梓。
北王家庄
海阳市辛安镇
明成化年间
明成化年间,王姓建村,故名王家庄,清顺治年间,其南部建南王家庄,该村改称北王家庄。
埠后
海阳市辛安镇
明成化年间
明成化年间,(一四六五年至一四七八年),建村。董家埠之北,故名埠后。
草泊
海阳市辛安镇
明建文年间建村
明建文年间建村,先居者搭草铺居隹,故名草铺,后演变成草泊。
陈家
海阳市辛安镇
明朝年间
本村建于明朝年间姓陈的在此定居,叫陈家。
床子头
海阳市辛安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徐姓从本县北厂子迁此建村,取名太平庄,后因一盲人落井溺死,遂以床头平安之意,改称床子头。
大店
海阳市辛安镇
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年间,李姓建村于并开店,命名李家店,后演变成大店。
大山所
海阳市辛安镇
明成化十九年
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年)为防倭寇入侵,在近大山处置大山务御千户所,官府委派位,宣、张、王、陆、龙、余八个姓氏的官来此驻守,发展成村,得名大山所。
代格庄
海阳市辛安镇
清顺治年间
清顺治年间,戴姓建村故名戴格庄,后演变成代格庄。
东田埠头
海阳市辛安镇
明弘治年间
明弘治年间(一四八入年至一五零五年)建村,村民耕种董姓的土地,命名董田埠头,后演变成东田埠头。
沟西
海阳市辛安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建村于河沟附近,故名沟里。
古庄头
海阳市辛安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二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建村,此处原系本县鲁口村一地主的庄子,先居者掘现古代村庄残址,遂南移建村,故名古庄头。
海头
海阳市辛安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一三六八年至一三九八年),建村于海边,故名海头。
后黄塘
海阳市辛安镇
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年间,建村于黄色温塘之北,故名后黄塘。
槐家泊
海阳市辛安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建村于平泊,此处有一古槐,命名槐家泊。
黄埠崖
海阳市辛安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七二年),建村于黄埠山西坡,故名黄埠崖。
黄家庄
海阳市辛安镇
清乾隆年间
清乾隆年间,黄姓建村,故名黄家庄。
吕家
海阳市辛安镇
清顺治年间
清顺治年间(一六四四年至一六六一年),吕姓在此建村,故名吕家。
鲁口
海阳市辛安镇
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年间(一四零三年至一四二四年),建村于鲁尔庙和一山口附近,命名鲁口。
茂梓集
海阳市辛安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建村时,村南古庙中有一根深叶茂的梓树,故名茂梓,清初在该村设集市,改称茂梓集。
木桥夼
海阳市辛安镇
明成化年间
明成化年间,于姓从小润南迁此,建村于山夼,此处原有一木桥,故名木桥夼。
南丁
海阳市辛安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孙臻从本县大山所迁此建村,命名石硼孙家。三十多年后,宋勉从小云南迁居村北,因地形似“丁”字,故名丁里村,粉发清两姓居隹,孙姓为南丁,宋姓为北丁。一九四七年合并一村,命名南丁。
南姜家庄
海阳市辛安镇
清乾隆年间
清乾隆年间(一七三六年至一七九五年),姜姓在此建村,命名姜家庄。因重名,且处重名村之南,一九八一年更名南姜家庄。
南马家
海阳市辛安镇
明泰昌元年
明泰昌元年(一六二零年),马姓在此建村,故名马家。
南茂梓
海阳市辛安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建村于北茂梓南,故名。
南邵家
海阳市辛安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一三六八年至一三九八年),邵姓在此建村,故名邵家。因重名,且处重名村之南,一九八一年更名为南邵家。
南王家庄
海阳市辛安镇
清顺治年间
清顺治年间(一六四四年至一六六一年),王姓建村于王家庄村南,命名南王家庄。
前黄塘
海阳市辛安镇
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年间,于姓建村于河流下游,故名下水头村,泰昌时,以村处黄色温塘之南,改称前黄塘。
前田埠头
海阳市辛安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七年到一七二二年),建村于东,西田埠头之南,命名前田埠头。
台子头
海阳市辛安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先居者从本县床子头迁来建村,座落在泥子南头故名台子头。
滩西
海阳市辛安镇
明天启年间
明天启年间,建村于夏疃之西,故名疃西,后演变成滩西。
瓦罐窑
海阳市辛安镇
明嘉靖年间
明嘉靖年间,王姓村于河流中游,故名中水头村,后因村人有烧瓦窑者,改称瓦罐窑。
王家北疃
海阳市辛安镇
明朝末期
相传,明朝末期,王姓在辛安村北建村,故名王家北疃。
西梁家
海阳市辛安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梁姓从小润南迁此建村,故名梁家,因重名,且处重名村之西,一九八一年更名西梁家。
西田埠头
海阳市辛安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建村。于东田埠头之西,故名西田埠头。
西张家庄
海阳市辛安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张姓在此建村,命名张家庄,因重名,且处重名村之西,一九八一年更名西张家庄。
西赵家庄
海阳市辛安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二二年至一七二二年),赵姓从本县赵疃迁来建村,命名赵家庄,因重名,且处重名村之西,一九八一年更名西赵家庄。
夏疃
海阳市辛安镇
明成化年间
明成化年间,于姓迁此,建村于北茂梓集村南,当时北茂梓集称上疃,该村取名下疃,后演变成夏疃。
向阳
海阳市辛安镇
明崇祯年间建村
明崇祯年间建村,原系凤城镇藏家村藏姓地主的庄园,命名藏家庄,一九六五年因意义不妥,根据向阳村落春常在之义,改称向阳。
小店
海阳市辛安镇
清道光年间
清道光年间,李姓从赵疃乡鹏化庄迁此,建村于大店村南,命名李家前店,后简称小店。
谢家
海阳市辛安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谢姓建村,故名。
辛安
海阳市辛安镇
明宣德二年
明宣德二年,于启春从本县桃林迁此建村,取“新村久安”之意,命名新安,后演变成辛安。
辛庄
海阳市辛安镇
清乾隆年间
清乾隆年间(一七三六年至一七九五年)辛姓在洪海院之北建村,命名洪海庄,后嫌不吉,更为辛庄。
修家
海阳市辛安镇
明嘉靖年间
明嘉靖年间,修姓从小润南迁此建村,故名修家。
徐家
海阳市辛安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一三六八年至一三九八年),徐姓在此建村,故名。
徐家铺
海阳市辛安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徐姓搭铺居隹并建村,故名徐家铺。
叶家
海阳市辛安镇
清雍正年间
清雍正年间,叶姓从莱阳县叶家泊迁此建村,故名叶家。
张家北疃
海阳市辛安镇
明末
相传,明末,张姓在辛安建村,故名张家北疃。
赵家
海阳市辛安镇
元朝元统年间
元朝元统年间,赵姓建村,故名。
朱村
海阳市辛安镇
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年间,朱秦二姓建村,取名朱秦村,后秦氏绝嗣,改朱村。
卓格庄
海阳市辛安镇
明初
明初,迟姓从山西省迁此,建村于柞树岚附近,故名柞格庄,后取卓越之义,改称卓格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3: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名
所在政区
得名时间
得名原因
矮槐树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建村于两棵围 可合抱的矮槐树旁,故名。
安家楼底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刘李庄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当初是本公社孙家油坊村地主的佃户庄,地主曾在此修建过楼基,故取名孙家楼底,清朝初期,姓安的又迁来建村,取名安家楼底。并入 一九四二年 安家楼底   清朝初期,姓安的又迁来建村,取名安家楼底。当时形成两户相连的自然村,一九四二年两村合并,称安家楼底。
北泊子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嘉庆年间
相传,刘李庄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因村子坐落在南泊子村北,故名北泊子。
北沟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康熙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因村坐落在徐家店村北山沟里,村子较小,故名小北沟。后叫成化沟。
北水头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正德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因村子坐落在富水河上游,故名水头,泰吕年间,村南又建一村称南水头,该村改称北水头。
北野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元朝大德元年
元朝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年),先居才从文登 迁此,建村于山夼,当时是一片荒野,故名野夼,明崇祯年间,建南野夼,该村改称北野夼。
长沙堡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建村于长沙河北岸,曾设堡于此,故名长沙堡。
程家沟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康熙元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康熙元年,姓程的在此建村,因村处山沟,故名程家沟。
东季家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委姓从本县西季家庄迁此建村,故名小季家庄,后以村处西季家庄东,更名东季家庄。
东芦头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顺治年间
清顺治年间,赵姓从莱阳县郝格庄迁此,建村于芦荡东头,故名东芦头。
高家长沙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高姓建村于长沙北岸,故名高家长沙。
宫家苇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初期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初期,因村子坐落在一条芦苇较多的山沟里,建村者姓宫。故名宫家苇夼。
古堆山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三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三年,建村时,此地有两个长满松树的山头,故取名古对山,后因松树伐光,形成秃山,清朝年间改称古堆山。
韩家苇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天启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姓韩的从本公社韩家庄迁来建村,因村坐落在芦苇丛生的山沟里,取名韩家苇夼。
韩家窑
海阳市徐家店镇
建于明朝成化年间
相传,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因村座落在双山后后面,取名双山后,后因村里有烧瓦罐窑的,又按姓工分为杨家窑,韩家窑两个自然村,解放后合并为一个自然村,称韩家窑。
韩家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建于明朝天启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姓韩的从本县城公社洪迁来建村,故名韩家庄。
蒿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顺治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因村处蒿草丛生的沟内,故名嵩夼。
郝家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咸丰年间
清咸丰年间,郝姓建村,故名郝家庄。
核桃村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十三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姓王的由本公社古堆山村迁来建村,因村处北榆山之阳的一片核桃树旁,故取名核桃桃树。
黑石庵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时期
相传,明朝时期,此地有一座尼姑庙,名曰:黑石庵,清朝康熙年间,姓张的由本公社台上村迁来管理庙户,遂渐,遂渐发展成村,村名仍沿用黑石庵
后槐山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村子坐落在长有槐树的小土山后,故取名后槐山。
华家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天启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姓华的来此建村,故名华家庄。
姜家秋口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姓姜的从莱阳县迁来此地定居,时值秋后,取名姜家秋后,清朝初期 以村处老寨和小寨两山之间,改称姜家秋口。
晶山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康熙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因村处马兰草很多的山夼里,故取名有寺夼。
晶山后
海阳市徐家店镇
建于清朝康熙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因村坐落在晶山之北,故名晶山后。
康家河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康绍节建村于河畔,故名康家河。
岚店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十三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有一姓王的在北榆山前坡松岚附近,开设一座小店,故取名松岚店,后来叫成岚店。
李家苇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天启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姓李的在此建村,因村子坐落在芦苇丛生的山沟里,取名李家苇夼。
李新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天启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姓李的从本公社李家苇夼迁来建村,故名李家庄。
刘家窑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成化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因村子座落在又山后面,取名又山后,清朝光绪年间,姓刘的迁来此地烧窑,改称刘家窑。
柳林堡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建村时,此处系官村驿站,(也称堡),村子座落在柳林丛中,故名柳林堡。
刘家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顺治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由徐家店村姓刘的来此建村,故名刘家庄。
芦上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村坐落在芦苇塘边的高处,故名芦上。
南泊子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村坐落在泊地,故取名泊子,后因村北又建一村,取名北泊子,该村改称南泊子。
南纪家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天启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纪姓在此建村,因村处西季家庄南部,故取名南纪家庄。
南留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嘉靖年间
明嘉靖年间,孙氏欲择地而居,路经栖霞县,友人留其在桃村落户,孙氏谢绝。行至此地建村,为念友情 ,命名难留,后因处桃村之南,改称南留。
南水头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泰昌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泰昌年间,因村座落在北水头村南,故名南水头。
南野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建村于今北野夼南,故名南野夼。
前槐山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二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二年,村子坐落在长有槐树的小土山前,故取名羊槐树,后因山后建一村,取名后槐山,该村称前槐山。
求格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永乐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当初有两户姓裘的在此落户,故中裘格庄,以后人们把裘简写成“求”称求格庄。
曲水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天启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因村子坐落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南、北两侧,故名曲水,后以小河为界分成南、北两个曲水村。一九五六年又合并为一个自然村,称为曲水。
曲水河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末期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末期,建村时此处小溪很多,交叉弯曲,故取村名曲水河。
取水崖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建村石崖附近,崖下一泉水清味甘,乡人取水饮用,故名取水崖。
山水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崇祯年间
相传,明朝崇祯年间,村处南、北水头两村之西,三面环山,故名水头西山。后来简称西山,一九四零年因重名,根据该村靠山近水,临庄,改名山水庄。
山西头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嘉靖三年
明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先居者从河南省登封县迁此,建村于庙子山西麓,故名山西头。
上吼山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嘉靖年间
明嘉靖年间,建村于山夼上方。当时有人听山南松林中时发吼志,颇似虎啸,故名上吼山。
上马山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光绪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此处原系苯县郭城公社河南村姓于地主的养马场。兄弟三人分居后,有一人迁居此地安村,村子坐落在马山上坡,故名上马山。
孙家秋口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据碑文记载,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姓孙的从云南迁来建村,时值秋后,取名孙家秋后,清朝初期 ,又以村处寨和小寨两山之间,改称孙家秋口。
孙家油坊
海阳市徐家店镇
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建村者孙纲由云南计荒路过此地落户,当时这里古树参天,环境极为幽静,故以姓氏和环境取名孙家幽芳,后演变为孙家油坊。
台上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末期
相传,刘该村建于明朝末期,姓张有由本公社坛山村迁来安村,村坐落在坛山村南一较高的平地上,故取名南台,后因此名不中听(贬称难抬),又改称台上。
坛山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因村后有一座山,山前又有一小土丘,形似祭坛,故取名坛山。
田家苇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二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建村者姓田,因村处一条芦苇丛生的山沟里,故取名田家苇夼。
田水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崇祯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此处群山环抱,松柏苍翠,当地群众视为官宅之地,建村时取吉祥之名宅科。一九八零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经洛阳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田水夼。
万家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成化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姓万的在此建村,村子坐落在山沟内,取名万家夼。
魏家台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魏姓建村,村坐落在一土台子旁,故名魏家台。
西槐山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崇祯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因村子座落在前槐山,后槐山两村之西侧,故名西槐山。
西季家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顺治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姓季的在此建村,取名季家庄,后因从该村迁出一部分人在村东西公里处又建一小村,取名小季家庄,该村即称大季家庄,小季家庄改称东季家庄,该村又改为西季家庄。
西芦头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侯姓建村于荡西头,故名西芦头
下吼山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崇祯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因村处于吼山村下方,故名下吼山。
下马山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光绪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此处原系苯县郭城公社河南村姓于地主的养马场。兄弟三人分居后,有一人迁居此地安村,村子坐落在马山角下,故名下马山。
小侯家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吕姓建村,故名吕家疃,后,叶姓迁徙,侯氏从本县大侯家移居此地,改称小侯家。
小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康熙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原系栖霞县西河南村地主的一个佃户庄,只有姓傅、姓马的两户人家,故名小庄。
肖家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首居者姓肖,故名肖家夼。
修家苇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建村者姓修,因村子坐落在一条芦苇丛生的山沟里,故名修家苇夼。
徐家店
海阳市徐家店镇
元朝至正年间
据《莱阳县志》记载,徐家店古为兰家店,是通往宁海驿路的急递铺,元朝至正年间,姓徐的在此开设一座饭店,又称徐家店。
燕翅山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泰昌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泰昌年间,建村时此地有三座相连的小山头,形似燕子,故取名燕子山,以后演变成燕翅山。
杨家庄
海阳市徐家店镇
清朝顺治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姓杨的来此建村,故名杨家庄。
油房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吕姓从本县小侯家移此建村,故名移房,后演变成油房。
于家长沙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于姓建村于长沙河北岸,故名于家长沙。
赵家秋口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姓赵的从莱阳县迁到此处建村,时值秋后,取名赵家秋后,清朝初期又以村处老寨和小寨两山之间,改称赵家秋口。
周疃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因当初是本县山西头公社北野夼村姓于的地主的佃户庄,故取名于家庄。
紫石夼
海阳市徐家店镇
明朝洪武年间
相传,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村处山沟,山石多呈紫色,故名紫石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3: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名
所在政区
得名时间
得名原因
宝玉石
海阳市朱吴镇
清初建村
清初建村,村后山上有一巨石,色白质细,太阳照映,晶莹发光,故名宝玉石。
北长仙
海阳市朱吴镇
明宣德年间
明宣德年间,建村于南长仙北,故名北长仙。
北河东
海阳市朱吴镇
明泰昌元年
明泰昌元年(一六二零年),在河东岸同建两村,该村居北,故名北河东。
北洛
海阳市朱吴镇
明初
明初,建村于大道旁,因车来人往,很不安静,遂北迁建村,故名北落,后演变成北洛。
北桃口
海阳市朱吴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建村大桃口村北,故名小桃口。一九六五年更名北桃口。
大桃口
海阳市朱吴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建村于桃树较多的山沟口,故名桃口沟,清初建小桃口(今北桃口),该村改称大桃口。
丁家夼
海阳市朱吴镇
明初
明初,丁姓建村于两山之间,故名丁家夼。
东刘家
海阳市朱吴镇
元朝末期
元朝末期,刘氏建村,故名刘家疃。后村西建一村,亦称刘家疃,该村改称东刘家疃。
东石现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建村,此处一石突现地面,得名石现,不久,村西建西石现,该村改名东石现,解放前夕,分为两村,因村址居东,仍名东石现。
东栓马岛
海阳市朱吴镇
清朝末期
清朝末期,建村西拴马岛东,故名东拴马岛。
东朱吴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该村王氏祖籍青州新城,后徙来阳县大陶漳,明万历年间,王克忠从大陶漳迁出,建村于朱吴村东,故名东朱吴。
垛崮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建村于垛崮顶附近,故名垛崮。
峨山后
海阳市朱吴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建村于峨山之北,故名。
二王家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六零一年),王氏兄弟四人分别到此建村,该村为二份所建,故名二王家。
高家
海阳市朱吴镇
明正德二年
明正德二年(一五零七年),高宗元从河北省宣化县迁此建村,故名高家。
沟杨家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杨姓建村向北,故名沟杨家。
河北
海阳市朱吴镇
明泰昌元年
明泰昌元年(一六二零年),建村于石现河北,故名。
河西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薛姓建村于山崖下,命名崖底薛家,后迁至河西岸,改称河西。
黑崮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建村于崮山之阴,故名黑崮。
后山中涧
海阳市朱吴镇
清光绪年间
清光绪年间,杨姓从本县沟杨家迁此建村。此处群山环绕,并有河空村而过,故名山中涧,一九六二年分为两村,该村居河北岸,遂称后山中涧。
后寨后
海阳市朱吴镇
清顺治二年
清顺治二年,先居者从本县皇王寨迁此建村,附近有前、中、后三座军寨,遗址,该村居后寨之北,故名后寨后。
后寨山沟
海阳市朱吴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在南北寨两山之间,同建两村,该村居北,故名后山沟。
后庄
海阳市朱吴镇
清初
清初,建村于楼底村北,故名后庄。
湖河头
海阳市朱吴镇
清代、
清代,建村于泉水交汇成湖处,又因是岸水河支流发源地,故名湖河头。
虎龙庄
海阳市朱吴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建村。此处岭蜿蜒如龙,巨石威立若虎,故名虎龙庄。
纪家庄
海阳市朱吴镇
清末
清末,纪姓从本县牛根树迁出,建村于“天桥院”后,故名院后篓。后以姓氏更名纪家庄。
九岭夼
海阳市朱吴镇
清初建村
清初建村,因附近有九条山岭,故名九岭夼。
莱格庄
海阳市朱吴镇
明末建村
明末建村,先居者嫌此处山多泊少,几经择址,皆不中意,复返回原地,故名来过庄,后演变成莱格庄。
乐畎
海阳市朱吴镇
明末
明末,先居者从湖北省襄阳县乐畎迁来建村,以原籍命名乐畎。
冷家
海阳市朱吴镇
明泰昌元年
明泰昌元年,(一六二零年),冷姓建村,故名。
刘家疃
海阳市朱吴镇
明朝初期
相传,明朝初期,刘姓在此建村,故名刘家疃。
龙湾泊
海阳市朱吴镇
清顺治年间
清顺治,建村于平泊,此处一湾,时现长蛇,故名龙湾泊。
楼底
海阳市朱吴镇
明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建村于古楼残基附近,故名楼底。
密峰涧
海阳市朱吴镇
明朝建村
明朝建村于两山之间河旁,此处有一世石形似蜂巢,故名密蜂涧。
南长仙
海阳市朱吴镇
明永乐三年
明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建村,先居者遇一鹤发仙资的长者云游至此,遂名村长仙,后演变成长仙。宣德年间建北长仙,该村改成南长仙。
南河东
海阳市朱吴镇
明泰昌元年
明泰昌元年(一六二零年),在河东岸同建两村,该村居南,故名南河东。
牛岭山
海阳市朱吴镇
清初
清初,建村于形似牛头的山岭旁,故名牛岭山。
七寨
海阳市朱吴镇
明初
明初,建村于七寨山麓,故名七寨。
前山中涧
海阳市朱吴镇
清光绪年间
清光绪年间,杨姓从本县沟杨家迁此建村。此处群山环绕,并有河空村而过,故名山中涧,一九六二年分为两村,该村居河南岸,遂称前山中涧。
前寨山
海阳市朱吴镇
明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一六二八年至一六四四年),在南、北寨两山之间,同建两村该村居南,故名前寨山沟。
乔家
海阳市朱吴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乔姓建村,故名。
清泉夼
海阳市朱吴镇
明初建村
相传,明初建村,坐落在盛水夼山下,当地缺水,居民盼水心切,打井多眼,水量甚少,后来打一井,泉水很涌,居民称神水夼,一九六五年,以村名带迷信色彩为由,将神水改清泉,称清泉夼。
清泉庄
海阳市朱吴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先居者从本县高家迁出,建村于高家西南,取名南庄。因重名,一九八一年改称清泉庄。
三王家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二十九年
明万历二十九年(一六零一年),王氏兄弟四人至此分别建村,该村为三份所建,故名三王家。
桑园
海阳市朱吴镇
清初
清初,建村于桑园附近,故名。
上涝泊
海阳市朱吴镇
清朝末年
相传,清朝末年建村,坐落在涝地的上方,故名上涝泊。
上碾头
海阳市朱吴镇
清顺治年间
清顺治年间,于姓兄弟二人从本县桃林迁此建村,自做石碾,为这一带制碾之始,故名碾头。后兄弟分居,又建一村,该村居河上游,遂称上碾头。
上孙家
海阳市朱吴镇
明末
明末,孙姓从本县西楼子迁出,建村于楼底村较高处,故名上孙家。
上尹家
海阳市朱吴镇
明弘治年间
明弘治年间(一四八八年至一五零六年),尹姓建村于河流上游,故名上尹家。
上院口
海阳市朱吴镇
清初
清初,建村于沟夼上方,与一寺院并排,故名上院口。
锁子前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建村于形状如锁的石头南,故名锁子前。
台子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1573年至1620年),建村于平坦如台的巨石附近,故名台子。
陶家沟
海阳市朱吴镇
清朝顺治年间
相传清朝顺治年间,陶姓在山沟处建村,故名陶家沟。
瓮窑头
海阳市朱吴镇
明初
明初,建村于瓮窑之东,故名瓮窑头。
吴家沟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吴姓建村于山沟,故名。
西乐畎
海阳市朱吴镇
明朝末期建村
相传,明朝末期建村,村小于乐畎,取名小乐畎。后因处乐畎西,改名西乐畎。
西石现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建村于东石现村西,故名。
西栓马岛
海阳市朱吴镇
明天启年间
明天启年间(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二七年),建村于后山西坡,山上时见贝壳。牧人经常在此拴马,故名拴马岛,清末,村东建东拴马岛,该村改称拴马岛。
下涝泊
海阳市朱吴镇
清初
清初,建村于涝洼地的下部,故称下涝泊。
下尹家
海阳市朱吴镇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尹姓建村于两河交叉处,取名叉河尹家,后因村河流下游,改称下尹家。
下院口
海阳市朱吴镇
清道光年间
清道光年间,建村于上院口下方,故名。
小北石现
海阳市朱吴镇
清朝光绪年间
相传,清朝光绪年间,从西石现迁出几户人家在此建村,坐落在西石现村北,故名小北石现。
小纪
海阳市朱吴镇
明洪武四年
明洪武四年,肖敏之,纪悦信从山西省蒲县迁此建村,连二氏之姓,命名肖纪村,后演变成小纪。
小夼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建村于一山沟里,故名小夼。
崖南头
海阳市朱吴镇
明末
明末,建村于土崖之南,故名。
杨格庄
海阳市朱吴镇
明初
明初,先居者建村于绵羊口山以北,山上一石,其形如羊,故名羊望庄,清初,山村之间又建一村改称羊隔庄,后演变成杨格庄。
宅夼
海阳市朱吴镇
清顺治三年
清顺治三年,姜成姓从本县北槐树底迁此建村,于山,此处曾军寨,故名寨口,后演变成宅夼。
张家兰
海阳市朱吴镇
清初
清初,张姓建村于野半盛开处,故名张家兰。
中石现
海阳市朱吴镇
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零年)建村,此处一石突现地面,得名石现,不久,村西建西石现,该村改名东石现,解放前夕,分为两村,因村址居东西之中,遂称中石现。
朱吴
海阳市朱吴镇
明洪武四年
明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年),朱德浩、吴毓信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取二氏之姓,命名朱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