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李氏网 胶东族谱博物馆(筹)

 找回密码
 请到首页点击公告中的链接再用汉字注册
搜索
查看: 3771|回复: 0

海阳市于姓各村资料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4 16: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据莱阳县志载,元元统二年(1334年),于克学从四川省甘洛县迁来,建村于桃树和梨树林附近,故命名桃梨村,后演变成桃林村。  
2.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桃林村于姓七世祖仁麟迁来此岛建村。其时四面环水,且处桃林村之南,故命村名小南岛。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取“以鱼度日”之义,改称鲁岛村  
3,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韩、王两姓先后来此定居。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有修、于、吕姓自外地陆续来此定居。因村北有大面积沼泽地称塘埠,村建在其南,故命名埠南村。
4,明崇祯年间(1628-1643年),于东江由河南迁入文登大水泊村,后由大水泊村迁此居住。清初,鞠、王、包姓等至此落户。因村坐落于一小河的西岸,并距海阳县城(今凤城)10华里,故取村名为十里河,后演变为南石河。清光绪二年(1876年),臧家村财主臧治方家的佃户王照虎在河东定居,取名臧家庄,后有臧姓、张姓落户。1945年,两村合并,改名联合村
5.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余姓兄弟二人迁此定居。因本村系次支所建,故名小余格庄。后,余姓兄弟断传,于、王姓迁入,二姓协商,以村处后唐家之南,命名为前唐家村。另一说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唐姓建村,因村后另有一唐家村,遂名前唐家村。
6.明嘉靖六年(1527年),于姓由文登大水泊村来此定居。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姜姓由峒岭迁入,后李姓、赵姓、孙姓、张姓、徐姓等相继迁入。因建村处比四周高,故命村名台子上。  
7.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村于三官庙之西,故名庙儿头村,解放后简称庙头村。传说苗姓先来居住,后迁走,之后陈、于、王、石、胡姓等相继迁来定居。
8.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姜姓来此建村,因村处岱格山西麓,故命名岱格庄。后有刘、孟、于、王等姓自外地迁来此定居。
9.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于、高、孙三姓来此定居,以三姓命名于高孙村。后来于姓发展很快,村中心又有一条由东向西流向的沟,寓意鱼得水而兴,故改名沟于家村。
10.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村。先居者外出,暴病于途,遇车姓相救,故命村名车恩村,后演变成车村。另一说为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村东边靠东河处有相距30米远、南北相对的两个大湾,水较深且表面层呈显油状,居民称作大油湾。村北有一条公路,西达莱阳,东至东海,每年到东海贩鱼虾的小贩络绎不绝。推小车的车夫,车子缺油,都用大油湾之水代油润滑车辆,有时积压若干辆车子,久而久之,此地成了推车的路人就餐休息的地方。一些卖烧饼、粽子等吃食之物的小商贩,先后在此定居发展成村,遂命名车村。在这里定居的远至云南、河南、山西,近有莱阳、东村。先有赵、鞠、孙、胡等姓,后有王、张、刘、姜、顾、辛、于、高、董、宋、陈、杨等姓,相继迁来安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